美國銀行帳戶類型介紹・銀行開戶還能額外賺錢!!

基本上前往美國將生活大致安頓好後,首要目標就是前往銀行去開戶吧!除了將身上的現金安全存放到銀行外,還能夠讓台灣的家人把生活費、學費、租金等電匯到美國帳戶做使用,所以在美國生活有個美國銀行帳戶很重要吧!我從來沒想過在美國銀行開戶居然還可以賺回饋金,讓我大開眼界啊!不過美國銀行帳戶有各種不同類型,為了避免你們跟我一樣去開戶前根本搞不清楚狀況,所以趕快把它們寫下來跟你們分享。

還記得之前看到美國帳戶有所謂的Checking AccountSaving Account還傻傻分不清楚,一直以為Saving Account是我們在台灣常用的活存帳戶,殊不知原來不是!甚至也是後來由學長姐介紹的時候才知道原來美國銀行有所謂的開戶獎勵,開戶還能賺點小錢!

美國銀行帳戶類型:Checking Account V.S. Saving Account


在台灣通常我們去銀行開戶,一個銀行只會配有一個帳戶,除非有投資需求才有可能再開設證券帳戶。不過在美國開戶,一般都會直接開Checking Account還有Saving Account,這些都跟證券帳戶沒有關係,就像是台灣正常的存款帳戶而已。

Checking Account的利息幾乎是零,而無論是支票或是金融卡(Debit Card)都會是從這個帳戶進行扣款,無論是房租、日常購物、電話費、水電瓦斯費、信用卡卡費等都是。

而Saving Account利息比Checking Account高很多,也會用來存放短時間內大筆現金,例如緊急預備金、未來學費等,Checking Account和Saving Account之間能夠透過App互相匯款,通常Saving Account並沒有提款卡,所以比較安全;不過通常銀行都會設定Saving Account每月的轉出次數

Checking AccountSaving Account
用途支付生活日常支出存放短時間內用不到的大筆金額
使用方式提款卡、金融卡、支票、APP轉帳提款卡、轉帳至Checking Account
利息基本為0%比Checking Account高一些,不過會根據國家政策、銀行、帳戶種類不同而不同
提領次數不限各家銀行規定不同,多數為3~6次

為什麼需要Checking Account、Saving Account兩個帳戶?

在台灣大部分銀行通常都會是一間銀行一個帳戶,當然現在有些銀行會提供子帳戶功能,而Checking Account、Saving Account就像是這些子帳戶的概念。而且,以我現在所使用的方式,在外面付款都是直接刷信用卡或是金融卡(Debit Card),而金融卡就是直接從Checking Account進行扣款,那用Checking Account就是放平常日常所需的金額,而其餘大筆的錢就會放在Saving Account中,這樣如果金融卡如果不幸遺失,也不會損失所有的金錢。

Saving Account是定存帳戶嗎?

其實Saving Account不是定存帳戶,美國的定存稱為Certificate of Deposit(簡稱CD)。而Saving Account雖然通常我們並不會這樣使用,不過還是可以透過提款卡從ATM領錢,當然最常使用的方式還是使用App將錢轉到Checking Account,這不就跟台灣的定存差很多嗎?定存是除非解約或者約到期,不然在定存期間都不能動用及提領的喔!

帳戶管理費 Monthly Maintenance Fee

帳戶管理費也是跟台灣銀行帳戶很不同的地方。在美國大部分銀行開戶完成後若沒有達成一定的條件,每個月都還要負擔帳戶管理費,費用則依據各家銀行規定及帳戶等級而有所不同,一般銀行基本帳戶每月管理費約USD$5~15之間,不過一般基本帳戶要達到免除帳戶管理費的條件並不難。

免除帳戶管理費的條件常見的有帳戶合併餘額須達一定金額以上(Minimum Account Balance)每月固定直接存款(Direct Deposit)一筆金額每月轉帳繳費打一定次數(Bill Payment)等,而有些銀行也會不定期提供學生專案或其他優惠活動能夠免除帳管費。

美國銀行開戶獎勵 New Account Bonus/Promotion/Offer


美國許多銀行首次開戶都會有開戶獎勵,只要是新用戶並完成銀行規定條件,就可以獲得數百美金不等的開戶禮,開戶獎勵對於台灣來說是沒有見過的東西,我們會有信用卡首刷禮但不會有銀行開戶獎勵。

常見的條件包括存入一定以上金額並存放在帳戶內一定時間以上,或是設定Direct Deposit等,像這次我所申辦的花旗銀行(Citi Bank)也有提供開戶獎勵,我選擇存款最低金額USD$5,000並存放超過60天賺取USD$200的開戶獎勵

美國銀行開戶準備文件

對於留學生來說,我們要在美國開戶基本上一定要親自跑一趟銀行辦理。雖然現在很多傳統銀行或是網路銀行都有線上開戶的服務,不過線上申請都需要輸入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或是ITIN(Individual Taxpayer Identification Number),但我們初來乍到美國一般都不會有這些資料,而且在經過911恐怖攻擊過後,美國防制洗錢對於外國人開戶也有了更嚴格的規定,所以親自前往銀行開戶驗證身份是最好的方式。

各家銀行開戶所需文件可能會有一點點不一樣,不過原則上會需要這些文件:

  • 1~2份有照片的證件:護照是一定要的,而另一份證件可以是學生證或是駕照等。
  • 簽證資料:學生簽證、I-20表格
  • 美國地址證明:租賃契約、水電帳單、電話帳單、銀行往來信件等,只要上面有自己姓名與地址的正式文件皆可。
  • 開戶金額:大部分銀行都會要求開戶時同時要存入一筆金額,金額大小依各家銀行規定而不同,大多為USD$10~$100不等。

我自己的情況是抵達美國後有認識學長姐,便藉由學長姐認識的行員進行開戶,有認識的行員在處理事情上來說會比較快速、方便及好溝通。你們也可以在前往美國前,看看能不能夠連絡上學校的TSA認識學長姐,並問問看有沒有認識的行員,這樣再麻煩他們幫你轉介紹或是帶你前往開戶,一切都會順利很多喔!

銀行利息、獎勵金需要繳稅嗎?

現在因為疫情關係,我沒有在美國找校內打工,所以也不清楚美國報稅流程。不過外國人在美國銀行開戶時,行員有請我簽署W-8BEN表格,向美國國稅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IRS)申報開戶者外國人身份,這樣就不會收取和美國人一樣的稅金,而日後利息、獎勵金需要收取部分稅額時,銀行也會直接從帳戶扣除,不需要進行額外申報。

網路銀行App

美國開戶後並沒有存摺,之後帳戶餘額、交易紀錄等都是可以登入網路銀行帳戶、App上查詢。開戶完成後,行員通常會幫忙協助開通網路銀行,只要下載該行的App,日後查詢餘額、匯款紀錄、轉帳、支付帳單都可以透過App完成,相當方便。

雖然Saving Account轉帳到Checking Account很方便,不過他們的銀行轉帳並不入我們所想的與台灣一樣,在美國更多時候會使用轉帳App或是Zelle直接轉帳,只要輸入對方的Email或手機號碼就可以轉帳,租金、飯錢都可以馬上轉馬上收到款項,省去找錢、算錢的麻煩。聯絡人資料也只要輸入一次後就會有紀錄,不用每次重新設定,真的超方便!


訂閱『只屬於我們的秘密』

BFF Secret:只屬於我們的祕密

有讀者曾告訴我:「妳的正能量總是讓人感覺到一股溫暖的力量!」

正是這樣的鼓勵,讓我決定創立『只屬於我們的祕密』,想和你分享那些生活中的點滴快樂與思考,希望我們一起在旅途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步伐。

    我們重視你的隱私,隨時都可以取消訂閱喔!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有內容皆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任何資訊並不構成針對個人以及公司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任何任何法律、會計、稅務或其他建議。網站所提供的資訊力求但不導正數據的準確性、完整形及適用性,因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均不相同,具體操作請諮詢相關專業人士或聯繫我和我的團隊。任何投資行為皆具有風險,價值會漲也會跌,採納建議之前請謹慎並斟酌考慮,投資者根據網站內容操作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利益揭露

    注意:此文章可能含有部分聯盟行銷分潤連結,當你透過連結訂房、購買行程、物品或是服務,不會有任何價格上的損失,而我將會獲得微薄的分潤。

    超有用工具箱

    ✒︎機票:Skyscanner
    ✒︎住宿:Booking.comAgoda
    ✒︎行程票券:KlookKKdayGet Your Guide
    ✒︎租車:Rental Car
    ✒︎請我們喝一杯珍奶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寄信📧至[email protected]喔!

    歡迎轉貼連結(Links is OK)© 2020-2025 晏晏生存筆記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