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畢業好幾年了,還要再回去學校唸書不會跟不上嗎?」、「感覺可以出國唸書的人都很優秀,我一定不行」、「出國留學很花錢欸,我真的沒有錢」,其實這些對自我的疑問都是在我出國留學後,身邊的朋友紛紛告訴我欸他們也有這樣的想法,但同時卻也抱有這樣的疑問,甚至有個朋友告訴我在他參加的多次留學分享講座中,講者不斷地提出留學初衷很重要,另外也在Dcard上看到許多詢問留學初衷的文章,所以我也希望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留學初衷。
最一開始為什麼選擇出國留學?
以一句話來概括我的留學初衷其實非常的簡單,那就是「我想在國外生活一段很長的時間」。
其實,留學的初衷可以很簡單,不一定要有多崇高的理想,只需要一個讓你能夠堅持下去的理由。
留學想法的萌芽
最開始我並沒有打算出國留學,畢竟當我有「我想在國外生活一段很長的時間」的想法時我只有小學的年紀,應該沒有太多人在小學時就對那麼久遠以後的未來有這麼多規劃吧?至於為什麼我會有「我想在國外生活一段很長的時間」的想法呢?
其實是因為在小學時,我家老母親(我媽看到可能會生氣)趁著暑假帶著我和我妹妹來美國肯德基洲(Kentucky)探親以及前往加州洛杉磯(Los Angeles, CA)找朋友玩,我記得在洛杉磯時我並沒有什麼感覺,一切都很新鮮、很有趣,但就是旅遊。
而肯德基洲相比洛杉磯當然就比較郊區、鄉下一些,而且我姑姑住的地方就是以往在電影中可以看到的場景,獨棟房子、有自己的後院、還有寬敞的馬路可以讓小朋友自由自在的奔跑(當然,還是有車但真的很少)。再加上當我從潮濕、悶熱的台灣來到乾爽、涼快的肯德基洲,怎麼可能不被這樣的氣候吸引!畢竟我是個超怕熱但不怕冷的小孩。
就是這樣的一個探親,讓我在小學時就因為這裡的房子、環境、氣候有了「我想在國外生活一段很長的時間,而且至少要一年以上」的想法,我想這也算是最開始留學的初衷吧!
漸漸長大後並沒有褪去的美國夢
因為家裡只是小康家庭,並沒有能力從小就送我出國唸書,甚至我小時候好像也沒有跟家裡人提過要出國唸書的樣子⋯⋯
總之,我就跟所有生長在台灣的小孩一樣歷經了各種升學壓力、升學考試,一路這樣跌跌撞撞到大學,接著就跟大多數想要留學的人一樣,大概大二、大三時開始準備留學所需要的托福(TOEFL)、GMAT。
不過我本身就不是一個擅長考試的人,再加上其實我並沒有特別的優秀,我的成績就是在班級裡趨近中間的地帶,大學唸的是中間段公立大學,相比在國外遇到的各種台清交來說,我的成績確實很普通。當然,這並沒有讓我覺得很挫折,相比之下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優秀,而且特別寫出來也是想讓那些覺得自己沒有特別優秀的人知道,其實我跟你們都一樣。
好,所以開始準備留學考試後,我並沒有立即獲得理想成績、拿到國外研究所的入學通知書。
經評估後覺得人生也不能蹉跎,就毅然決然的投出了履歷、開始四大事務所的爆肝打工生活。
人生的艱苦讓夢想更加堅定不移
進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後的生活大概不用我多加闡述吧,第一年時加班情況都還行,但越到後面就是不斷的加班、趕報告,甚至有時候一週七天都在上班,這樣的生活也讓我的心理狀態其實越來越差,也讓我更加肯定去國外生活一段時間、換個生活環境或許也還不錯。
也因此又再次提起書本準備留學考試,把該考的托福(TOEFL)、GMAT考一考,終於老天不負苦心人,讓我取得足夠的成績、獲得學校錄取通知書,成功的在2020年末踏入美國校園,開啟一段新生活。
為什麼當初選擇去美國?
當然,在準備留學時也曾經考慮過其他國家,例如英國,畢竟去歐洲留學就可以順便玩遍整個歐洲,是吧!
不過大概是因為夢想的起源是因為我去美國探親吧,所以在想了許多之後還是決定去美國。
許多人的出國留學原因
其實大家都有各種不同的留學原因,就像我剛剛說的我的初衷就是那麼簡單,「我想在國外生活一段很長的時間」,而曾經或者正有留學想法的你,如果還在搖擺不定,或許下面常見的留學原因可以啟發你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獲得更高學歷
許多人想要出國唸書是因為要獲得更好的學歷,而透過留學不僅可以進入世界排名更好的學校以外,同時也獲得更多機會讓世界認識你。
而且除了獲得更高學歷之外,進入更好的學校時你有時候會發現你的教授就是某個理論的發明者也說不定,畢竟我的經濟學教授就是在經濟課本裡會讀到的某位人物。
提升英文能力
許多人都會覺得住在英語系國家,英文能力就會咻咻咻的飆升,但我還是要誠實的告訴你,It depends!
以加州學校以及我自己的科系來說,講中文的同學真的很多,所以在討論作業、小組溝通時用中文完全沒問題,我當時就是逼迫自己一定要找一兩個母語非中文的同學一組,這樣才能夠更常使用英文。
當然你在上課時,教授肯定是全英文授課,而在課堂上的討論也肯定是英文,但當時撇除在學校的時間,我多數時間都還是跟中文使用者在一起,所以進步最多的大概就是聽力吧!
而在畢業離開學校後,由於我到了波特蘭這個相對加州華人根本是少的可以的地方,再加上我的同事基本上都是英文母語者而且工作時客戶也都是用英文溝通,所以我的英文能力是在這時候才有更加顯著的提升。
開拓視野、與多元文化交流
在台灣,雖然也有機會遇到不同的人種,但機會相對小很多。
而在美國是隨時都可能會與不同地方、不同國家的人進行交流,雖然我們可能因此會對某個地方的人們有著什麼樣的刻板印象,但我還是很享受每次遇到不一樣地方的人時擦撞的火花。
獨立生活的能力
在說這件事之前我必須得說一件事,我不知道為什麼但反正大概從10幾歲開始就覺得滿18歲就應該要搬出去、不應該跟家裡同住,所以我從大二之後就都住外面,只有一兩年準備考試的期間有搬回家與父母居住,仔細回想可能是小時候美國影集看太多,所以覺得從18歲就應該自力更生。
好,我知道台灣的房屋租金很貴、生活費也不便宜,所以我知道許多人如果工作地區與父母家在同個地區,許多人都會與家人同住,而無論如何他們都是我們的父母,所以他們在我們忙碌時會幫我們準備飯菜、洗衣服等家庭雜事,不過出國後就是一個人要處理所有的大小事,不只是洗衣做飯,甚至連水、電、瓦斯、網路在剛搬入新家時,都需要自己處理。
甚至也因為一個人居住,所以需要學習與自己相處。
獲得海外工作的機會
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疫情的驅使下,我知道有許多人獲得不少機會能夠獲得在台遠距但為海外公司工作的機會。
不過如果你想要的是能夠在其他國家、為其他公司工作的機會,簽證就是其中一個會阻擋大部分人的門檻。
以美國來說,依照你科系的不同有機會獲得1~3年不等的OPT,也就是能夠在畢業後在美國工作1~3年的時間。而1~3年後過,如果還想要繼續在美國工作,就必須要有合法的簽證才能留下來,多數人都會請企業、公司幫忙申請工作簽證,不過因為申請成本以及後續公司需要處理的事情繁多,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會願意幫忙申請工作簽證。
不過以到美國工作來說,留學確實是一個不錯而且相對簡單的跳板。
可能阻擋你出國的原因
金錢
沒錢出國留學是我最常聽見別人放棄留學夢的原因之一。
無論是學費或者生活費,一年的花費不下1~2百萬台幣,更不用說如果你的碩士學位需要花費一年以上的時間,那麼所需要花費的金額就會更高。而除了可以透過家人支持、自己儲蓄、貸款或者申請獎學金都是能夠湊齊留學所需資金的方式,許多人都會害怕貸款,但其實善用低利率貸款更能為你帶來高回報率的投資,畢竟投資自己永遠都不會說是個賠本的買賣吧!
另外,以我自己身邊的同學來說,他不僅申請到了講學金更申請到了當教授的TA(助教),因為是助教的關係,學費不僅減半而且他在學校打工的收入完全可以支付他在美國所有的開銷以及一些短期旅遊的旅費。當然我不確定他有沒有跟我誇大,但我想如果你們真的有金錢壓力,這或許也是另一條出路。
工作
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是工作了一陣子後打算出國唸書,那麼可能會考慮到因為出去唸書時那段工作經歷的累積與同年紀的人有所落差,雖然我不能告訴你畢業後如果你想回台灣工作會不會很難找,畢竟我沒回去,但我必須告訴你在美國除了簽證這個阻擋因素之外,年紀不是問題。
在美國,你不乏會看到許多跟你年齡差不多的人在跟你做一樣的工作,因為在美國多數環境中只要你願意學、並且有一點點相關的背景(不一定是學歷,舉凡有關係且公司認可的都算),那麼即使你已到中年,很多公司都還是願意接納你;更不用說在美國跳槽就像吃家庭便飯一樣,許多人升職後就會利用這個機會馬上跳槽到下一間公司。
親朋好友
離開了熟悉的城市、熟悉的生活環境,同時也離開了最親近的親朋好友,當你在國外孤單難過時,可能因為時差而找不到任何一個人訴說。這個我也沒有解法,往好處想現在科技的進步,讓我們想家人、想朋友時只要確認對方有空,就能夠打一通Line也不用考慮國際話費的問題就能大哭特哭。
科技真的幫我們縮短了很多困難。
愛情
不是說遠距離、異國戀完全不可行,只是因為時差、生活環境等因素,讓感情不太容易維持。
尤其是當兩個人在不同的地方,同時接受著不同的文化、做事方式等,或多或少都會造成人想法的改變,而當其中一方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改變而沒有辦法相互配合時,就很容易跟這段感情說再見。
醫療
眾所皆知,台灣因為有健保所以看醫生真的很便宜,而美國學校其實也會要國際學生保健康保險,雖然保費真的很貴,但是如果當你有需要時使用到它,還是能夠減輕額外的負擔。
治安
美國的合法持槍、最近話題很多的「零元購」、街上的遊民都是讓許多人卻步前來美國旅遊或者留學的原因之一,但我必須認真說,一個人無論在哪裡,即使是治安很好的日本,都需要有一定的安全意識,這樣才能讓自己減少曝光在危險之中;例如,在芝加哥市區中看到遊民可以趕緊走到對面人行道上,這樣就不會和遊民有接觸機會。
我同意美國很危險,但我覺得全世界都很危險,即使是我從小生長到大的台灣也是處處充滿危險,但只要時時刻刻注意、不要太過於鬆懈,還是能夠在美國安全生活的。
方便性
台灣24小時為你敞開的便利商店、晚上熱鬧沸騰的夜市攤販、24小時內可以到貨的網路購物,這些在美國是真的都沒有;喔好拉,如果你有Amazon Prime會員的話,就會有24小時內到貨的網路購物,但我想說的是,這些一定都會讓初來乍到的我們非常不適應,尤其又要把美國人的辦事效率考慮進去的話,真的會急死我們。
但是後來我漸漸的也習慣了,沒有24小時的便利商店所以在家裡總是會囤一些食物可以快速弄出一份宵夜;沒有夜市攤販能夠吃到美味的小吃所以開始研究料理、甚至煮的還不錯;沒有24小時到貨的網路購物所以會更加提前規劃需要採買的東西,避免無法趕得上原本的計畫。
食物

在美國,如果你居住在紐約、芝加哥、洛杉磯這些大城市,雖然外食真的貴但當你思念家鄉菜時,不乏有得吃;但是如果你住在華人相對沒有那麼多的地方時,對於食物的思念大概只能靠自己或者你厲害的好朋友了!
而除了無法隨時隨地吃到台灣傳統美食外,還有如果不想煮、需要到外面裹腹,就必須要花比較多錢在伙食上,而如果想省錢就必須花費許多時間在備料、煮飯上,與台灣能夠用相對便宜的價錢就能夠享受小吃店、餐廳的美食來說真的差很多。
不過美國現在有許多公司提供預先幫你準備餐點的服務,你可以選擇他幫你備料、你只需要把它煮好,或者是你只需要加熱等,最後按照你的需求可能一個禮拜會送一次餐點,讓你一次擁有一個禮拜的伙食,既不用煩惱要煮什麼還不需要強迫自己一定要學會煮飯,是不是很棒!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有內容皆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任何資訊並不構成針對個人以及公司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任何任何法律、會計、稅務或其他建議。網站所提供的資訊力求但不導正數據的準確性、完整形及適用性,因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均不相同,具體操作請諮詢相關專業人士或聯繫我和我的團隊。任何投資行為皆具有風險,價值會漲也會跌,採納建議之前請謹慎並斟酌考慮,投資者根據網站內容操作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利益揭露
此文章可能含有部分聯盟行銷分潤連結,如果文章對你有提供一定幫助,歡迎透過連結訂房、購買行程、物品或是服務,你不會有任何價格上的損失,而我會賺得微薄的佣金分潤,特別感謝您的支持。
✒︎機票:Skyscanner
✒︎住宿:Booking.com、Agoda
✒︎行程票券:Klook、KKday、Get Your Guide
✒︎租車:Rental Car
✒︎請我們喝一杯珍奶
本網站所有的意見都是100%個人真實意見,而且只推薦我信任的商品或行程。詳請可以看『利益揭露與公益計劃』喔!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Instagram